首页 -- > 活动

“万事必做以细,把扶贫当成自己的事业”

发布时间:2018-08-06 09:48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 孙小咪

    我们的车初驶到村口时,三三两两的村民正提着大小不一的袋子从河边走过来,当天正好是赶集日,他们赶集回来,看到我们露出了朴实的笑容。下屯村是广东省审计厅对口帮扶的贫困村,驻村干部带领着这里的贫困户们正讲述着别样的审计故事。

    寻根:审计人的初心与使命

    广东省审计厅对下屯村进行对口帮扶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的,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首任审计首长——中华苏维埃临时人民政府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任主任阮啸仙烈士的故里。今年恰逢阮啸仙烈士诞辰120周年,对于审计人来说这个村落、这个时间点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李坤是广东省审计厅驻下屯村的一名审计干部,今年是他来到下屯村从事扶贫工作的第3年。对于这个村子,他有着不同于其他单位扶贫干部的感情。“来到阮啸仙烈士的故里开展扶贫,审计人员是带着感情来的。虽然刚来的时候了解到扶贫压力很大、要求很高,但是把扶贫工作做好是我们审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坤正在给记者介绍下屯村的扶贫情况 广东财经大学李俏静/摄

    李坤的搭档张争明是广东省审计厅驻下屯村的另一名审计干部,年轻的他已是一位“老扶贫”,今年已经是他驻村扶贫的第6个年头了。对于挂职扶贫干部来说,一般是每3年一个周期,而张争明之所以目前处于“超长待机”状态,还源于他在上一轮扶贫审计工作上取得的丰硕成果。2013至2015年期间,张争明在东源县白礤村进行驻村扶贫,成功带领白礤村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增收。2016年初,张争明完成扶贫任务回到审计厅,广东省审计厅党组考虑到他在扶贫工作上有经验、有成效,就安排他到下屯村继续挂职,张争明丝毫没有犹豫,背起行囊就来到了这里,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轮的扶贫工作中。

    “坚忍卓绝为吾人本色,奋斗牺牲是我辈精神。”正如阮啸仙烈士曾经写的这副对联,新时代的审计人秉持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度责任感,活跃在扶贫前线,展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脚踏实地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红色精神的绵延与传承。

    思路:把准基础设施建设脉搏

    在下屯村开展扶贫工作的难点,关键是在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落后的基础设施。李坤告诉记者:“村庄的面积为26.86平方公里,而村民聚居的地方很小,只有不到1平方公里,其余都是山,村外有一条东江,江对岸是镇区,只能通过渡口乘船过去。”文章开头提到的赶集村民就是通过渡船到对面的镇上去的。正是由于与外界联系存在很大的不方便,导致了下屯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困难多。

    要致富,先修路。下屯村目前的主环路是10年前修建的,只有3.5米宽,体型较大的车辆几乎无法相向而行。今年,道路扩建的项目已经立项,“将在原道路的基础上将路基扩至7.5米,其中路面硬化6.5米,并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驾驶风险,这样汽车相向而行就通畅了,等到了明年,村外的路也会修通。”张争明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作为阮啸仙烈士的故里,扶贫的审计干部还特别注重加强烈士精神文化宣传,目前村里以“啸仙”命名的基建项目包括阮啸仙书院、阮啸仙故居和啸仙小学,其中前两项正在建设和修葺当中,广东省审计厅发动市级审计机关为村里这两个项目筹措资金;“啸仙小学”早已经投入使用,前期引入捐赠资金60万元对其进行修缮,成为本村教育扶贫的重要支点之一。扶贫的一大关键问题就是“扶智”,加强村里贫困户子女的教育,张争明说:“在接受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每学年还有3000元的生活补助,上了大学的孩子每学年补助7000元,基本保证了没有一个小孩子因为贫穷而没有书念。”

    医疗扶贫上,扶贫干部一方面为村民搭建和联系好的医疗资源,落实了全村66户贫困户免缴医疗、养老保险的政策,协助贫困户通过新农合、大病救助保险以及众筹等方式解决医疗费用的问题。村民阮立强是典型因病致贫的家庭,妻子患尿毒症多年,每个月需要2000多元的治疗费用,而家里就只有儿子一名主要劳动力。扶贫审计干部驻村后,尽量帮忙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以前通过新农合只能报销60%,现在能报销91%。此外,我们还利用财政支出、社会捐助和众筹来的资金来帮忙减轻他们的压力。”

    住房保障上,在原宅基地基础上进行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可以拿到4万的补助资金,对于一些没有宅基地的五保户就统一安置进周转房中。张争明介绍:“在66户贫困户中,已经统一安置了19户,还有17户贫困村民将被安置在正在修建的周转房里。两年完成了36户的安置,占到50%以上。”

正在建设中的下屯村养老院 广东财经大学李俏静/摄

    通过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张争明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万事要成功必做以细”,只有沉下心来,把扶贫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搞清薄弱环节在哪里、矛盾在哪里,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打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经验:精准与长效双管齐下

    十八大以来的扶贫工作有很多新的亮点,既要确保精准,又要追求长效,张争明对这一点有着深刻体会,“以前由于贫困户多,一般都按类别进行帮扶,效果往往不理想,而现在强调精准扶贫,不仅要求找准穷根,帮扶措施也要更有针对性。”下屯村一共有66户135个贫困人口,所谓找准穷根就是对这些贫困户对象进行条件识别,比如是否具有劳动能力。在这一标准下,下屯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23户74人、无劳动能力的五保户有26户、低保户有17户。“把扶贫对象落实到具体的数字、家庭甚至个人,有利于扶贫措施能够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对贫困问题实现精准打击。”

    此外,扶贫工作还不能仅仅停留在脱贫的阶段,必须注重长效机制,在防止返贫的同时实现致富。在扶贫干部的带动下,下屯村的村民联合种植百香果近60亩,还启动百亩皇帝柑基地、千亩樱花苗圃基地建设,培育生态农业产业。李坤补充道:“还要对于一些本村特有的资源,例如以阮啸仙烈士为主的红色资源、客家的古色资源还有地理环境上的绿色资源,通过基础设施的配套,让它们具备发展乡村生态红色旅游的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根本的发展之计。”

    正是受益于精准又长效的扶贫机制,村民阮国文才实现了人生的重要转变。据扶贫干部介绍,以前的阮国文游手好闲,时不时游荡在违规与犯法的边缘,家中还有一老一小需要照顾。自从审计厅的扶贫干部驻村以后,他们了解到阮国文的情况,就把他定为了重点扶贫对象。“分了几亩百香果地给他,第一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收入,现在他还养羊、养蜂,收入大大提高,我们又帮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基金,动员他在自己的宅基地上新建房屋,今年春节前他和家人已经搬进了新房,还安装上了空调,孩子目前在啸仙小学念书。”

    认可:外来人变自家人

    在与张争明交谈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他两只鞋子的外侧分别有着大小不一的一个洞,洞的边缘分布着细细的毛边,还能清晰地看到袜子,显然鞋是磨破的。在问到他每天工作的日程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每天一般是六点一刻起床,在锅里熬上粥之后,就去村子里到处转,和村民闲聊上几句。”通过日复一日的,张争明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几乎用脚丈量过下屯村的每一寸土地,也正是这种贴近村民、想村民之所想、真正从村民需要出发开展扶贫的态度获得了村民的认可。村民亲切地喊他“小张”或“张”,时不时邀请他去家里吃饭、闲聊。

张争明的鞋子上磨出了破洞 中国传媒大学孙小咪/摄

    刚刚来到下屯村驻村时,村民难免会对初来乍到的扶贫干部心存芥蒂,对于制定好的规划不愿主动配合。在如何转变村民的态度问题上,张争明有着自己的心得:“在与村民的沟通中,一是要把自己当成本村的人,换位思考;第二就是要切实解决问题,做成了一两件大事后,贫困户就会敞开心扉,由‘要你脱贫’转变为主动的‘我要脱贫’,后面要做的就是协助他们去实现。”

    像李坤和张争明这样的扶贫干部出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得到贫困户们认可的同时,对家庭的亏欠和愧疚也与日剧增。驻村扶贫后,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村里,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李坤的两个小孩大的6岁,小的只有5个月,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实在太少。张争明驻村6年,很多时候是小孩来到村里看他,当被问到小孩是否愿意接受自己的爸爸在农村工作时,他说:“我自己是农民孩子出身,我的孩子的根也是农村的,他来了之后很容易就能和村里的小朋友打成一片。他来看看我的工作环境也好,能让他更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所谓传承,大致就是如此吧。父辈到子辈,前人到后人。在阮啸仙烈士精神的带动和影响下,一批批的审计人正以无限的热情、饱满的斗志不断加入到扶贫攻坚的道路上来,而更多的贫困户在不久的未来也必将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来源:中青在线

【编辑: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