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坪坑——浙财学子纪录山乡生活 助力古村发展

:近日,浙江财经大学赴临海“行摄古村文化,唤醒坪坑记忆”实践服务团队在临海市尤溪镇展开为期5天的实践调研。实践团队进村进户考察居民生活现状,了解村中的传统文化与民间技艺,并借助纪录片的拍摄提升坪坑村的关注度,从而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助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 周锦洋 陈佳宁" /> <SPAN style="COLOR: rgb(0,0,0);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000pt; mso-spacerun: 'yes'">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000pt; mso-spacerun: 'yes'"><FONT style="FONT-SIZE: 9pt" size=1><FONT face=宋体>行摄坪坑</FONT>——浙财学子纪录山乡生活 助力古村发展</FONT></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000pt; mso-spacerun: 'ye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SPAN></P><!--EndFragment--></SPAN>-中青在线
首页 -- > 活动
261873活动/enpproperty-->

行摄坪坑——浙财学子纪录山乡生活 助力古村发展

发布时间:2018-08-30 11:24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周锦洋 陈佳宁

    近日,浙江财经大学赴临海“行摄古村文化,唤醒坪坑记忆”实践服务团队在临海市尤溪镇展开为期5天的实践调研。实践团队进村进户考察居民生活现状,了解村中的传统文化与民间技艺,并借助纪录片的拍摄提升坪坑村的关注度,从而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助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景美物朴行摄山村

    坪坑村地处括苍山纺车岩主脉云潭脚下,四面峰峦聚萃,松苞竹茂,小桥流水,风景秀丽。除了传统建筑,坪坑村的传统民俗与手艺也保留得十分完善。

    实践团队借助其携带的摄影摄像设备,记录下村中角角落落的风光和点点滴滴的生活。不论是幽绿的竹林、急湍的溪流,还是古色的飞檐,龟裂的木门在镜头之下更添了一份静谧古朴。热心的乡民们还为实践团的成员们展示了多样传统手艺。

    清晨四点半,实践团赶往村民戴贤坤的家中,拍摄手工磨制豆腐的过程。戴贤坤和戴冬香这两位老人默契地配合着,推动土砻,将昨日便剔好壳的黄豆研磨成浆。磨尽豆浆后,戴贤坤再将得到的豆浆过滤去渣,并煮沸,最后加压成形得到一整块白嫩方正的豆腐。

    实践团队成员也动手参与了豆腐的磨制。在豆腐的制作过程中,队员董方正觉得豆腐制作的每一个步骤的都是不省力的,都需要静心等待,一块看似平淡的豆腐背后包含的是两位老人一整个上午的心血。

    实践团成员在村民家中观摩了做乌饭麻糍和编竹篮的全过程。

    道阻且长美玉多琢

    由于坪坑地处山林,地形和生态环境较为复杂,实践团在调研过程中也遭遇了一系列的困难。蚊虫的叮咬是进村之后最先困扰实践团成员一个难题,竹林不仅是良好的取景地,更是害虫完美的藏身地。尽管每位团员都随身配备驱蚊剂,但几天下来,手臂、脚踝处仍有多处被蚊虫叮咬

    第二个难题则是拍摄地点、拍摄时机的寻觅。摄影摄像工作是非常看重角度和光线的。清晨6点不到,实践团的摄影成员就已全员出动去四处寻觅绝佳的取景地,用相机记录曦光微现,光影婆娑的刹那。地形的复杂更加重了拍摄的难度,实践团成员需要深入山林、谷底进行取景,这对摄影队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来自浙财大艺术学院的17级学生黄中南表示,山中GPS信号不佳,且空中障碍物较多,操作不当,用于航拍的无人机就会出现“坠机”情况。

    纪录片的拍摄是个耗时而又考验耐心与毅力的工作,有时为了进行延时摄影,实践团成员在一处地方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一天下来,队员们往往已是精疲力竭。

    此外,语言沟通也是一大难题。坪坑村中的居民平均年龄为82岁,大多为高寿老人听力不佳,且方言之中夹杂较多俚语,这给实践团成员的采访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

    亲历乡风感触颇丰

    5天里,在坪坑的所见所闻,对于实践团成员来说是新奇而又引人深思的。尽管在实践过程中,遭遇了各式各样的险阻,但队员们凭借着自身的毅力和保护传承古村文化的决心,迎难而上,跨越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最终拍摄10479张照片和3300分钟视频素材。

    每位队员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感悟与体验。

    “我之前也走访过许多村子,坪坑的原汁原味是它相较其他村落独特的一大亮点。我认为此次也是一个契机,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对农村的偏见。像以坪坑为代表的原生态村落正趋向消亡,我们要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尽力保护村子。”这是实践团成员储娜来到坪坑的初心,五天的磨砺,更坚定了她的这份信念。

    “村中的老人们其实比较喜欢这种生活现状,他们谈话间洋溢着一种对村子的自豪感,他们会热情地向我们展示家中珍藏多年的器具。”村民的自豪与乐观让黄中南感慨。原先,他觉得村中的老人离开子女生活在此,是孤独悲凉的,但深入了解之后,他更认同这种说法——他们是守住乡愁的一群人,是发自肺腑地喜欢这块土地。   

    戴如国是坪坑村的现任村长,对于坪坑村的发展,他的构想是借助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的申报,以旅游休闲业为主,特色农业为负,带动当地经济腾飞。对于实践团展示的纪录片片段,他表示了赞叹和肯定,“期待他们的成品,这将会对坪坑村的古村申报和宣传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

【编辑: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