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头条

一品十年:回忆校园独立媒体的十年之路

发布时间:2017-09-24 16:39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一品社

“一下子都到第十届了,欢迎欢迎。”

在江西财经大学第十届一品社员加入一品社沙滩俱乐部后,第八届一品社主编张均斌表示欢迎并且发出如是感慨。

在全国独立校媒中,十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在主创毕业退场、资金链断裂、校园舆论审查制度严格、精神内核缺失等多种原因下,一个又一个独立校媒退出舞台,逐渐黯淡为校园之中某个遥远的传说。

一品社,这个拥英雄和浪漫主义起源的独立校园媒体,经历过光辉岁月,也曾步入过低谷,在改革之后涅槃重生。一品十年,记录着时代变迁和审查制度强化下独立校园媒体的发展历程,它的存活与成长也呈现着新媒体背景下校媒转型的必经之路,传递着青年学生们对社会的关切和对生活本质的热爱。

起点

江西财经大学麦庐园的叶子还没有变黄,城郊的草莽生长旺盛,等待着新生到来,品报十年的历程就从这里出发。

品报最初源于江西财经大学07级新生何顺华的一个想法。现从事银行业的他笑称当时的自己“算半个文青”,平时爱写些言辞犀利的杂文和评论,又不愿囿于其它刊物的审查制度,于是一直想自己创办一份报纸,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文章,也算不负大好韶光。

因为担心一个人没办法负责起整个报刊的运作,何顺华鼓动同班同学周欢和杨新磊帮忙一起做,“周欢比较能写,有激情,有韧性。新磊心很细。“三人成品,开始《品》报的构筑。

没有选题会,没有选题跟进,也没有与校方的激烈对峙,与其它独立校园媒体充满传奇色彩的开端相比,《品》报的初创经历略显平淡和随意。何顺华对于这份报刊的定位很简单,“学生自己做的,给学生自己看的一份报纸。“对所有文章不设审查,只要是自己想写的都可以放上去,“很随意的。”《品》报首刊并没有野心十足地主打深度报道,而是杂糅了散文、杂文、新闻、小说等多种文体,主创可以在上面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

第一期《品》报诞生于在数日的奔波之后。何顺华自费印刷了200份,在麦庐园免费发放。周欢在博客中回忆起为首刊忙碌的日子,欣喜又忧愁,“整日奔波于机房与印刷厂,自己写稿、打稿、编辑。“却又担心报纸投放之后,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像将自己孕育许久的果实展现于世人面前那样忐忑不安。

但令主创们惊喜的是,第一期《品》报虽然受限于发行刊数,但在校内仍然收获了不错的反响。有学生主动给主创发短信询问投稿事宜。也有学生给主创们打电话,对报刊上的文章分享自己的见解。还有一位学长特地约他们出来见面,鼓励他们“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紧接着半个月后,品报又在2007年平安夜推出了第二期。在肃杀而漫长的冬夜,冷雨挑拨枝叶,撞击地面,校园微渺的灯光混杂落在何顺华和周欢身上。主创们向路过的同学吆喝最新一期的品报。周欢在博客里记录了那个夜晚,“天在下雨,寒风砭骨,自己手中拿着一大叠刚出的报纸,瑟瑟发抖,嘴还不厌地吆喝,没个停地说:‘您好,需要报纸吗?我们自己的报纸,希望多多支持,多多指教!’。手冻得通红,嘴巴要僵了。”他笑称当时的自己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但是辛苦过后,仍然觉得办报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使他重新思考大学生活的意义。

品报初创的时期,新媒体还未大行其道,纸质媒体在日娱生活和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仍是无可撼动。加上《品》报“江财第一份校园独立刊物”的身份,多少给校内学生带来了新鲜感。但是由于印刷数量和受众面较窄(仅在麦庐校区少量发行),何顺华坦言,当时的品报并没有吸引到学校大多的关注。与校内各大“官方媒体”相比,仍居于边缘位置,直到品报率先刊出关于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开车撞死财大女生的报道。

由于事件中存在的诸多敏感信息,江西省内各大社会媒体近乎息声。周欢率先联系到相关信息,在《品》报上发表了相关报道。这则新闻报道经《中国青年报》转载,影响扩散至全国。《品》报还在官方博客中对事件调查及庭审进行紧密追踪,并对于案件的开庭审理在博客上进行网络直播。由于这一案件在省内引起的震动,校方约谈了《品》报主创何顺华等人,询问其为何在未取得校方许可的前提下独自发出了相关报道。何顺华回忆起被约谈当日的经历,“校方并没有给大家惩罚”,那时的舆论环境还算宽松。只是在这件事以后,学校加强了对于校园媒体的管理。

创社

主创们建立了一品社。何顺华担任第一任社长。在完成一系列社团框架构建之后,他将一品社的接力棒转交给了周欢。

在校方加强对校园媒体管理的号召下,《品》报主创于2008年9月创建了一品社,将原先集体作坊式的松散结构用社团层级分明的形式规范下来。何顺华担任第一任社长。在完成一系列社团框架构建之后,他将一品社的接力棒转交给了周欢。随后,一品社秉承着”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理念,连续两年获得江西省”十佳校园媒体“的称号,江西卫视也对一品社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周欢本人也担任了中国(江西)高校传媒联盟主席,并入选上海世博会注册大学生记者。

在前期的一品社员都陆续毕业退出之后,依靠新血液的补充和社团机制的运转,一品社继续着《品》报的经营——仍然是新闻、散文、小说兼有的自娱自乐模式,但是此时的文章内容风格和校报已经基本没有区别了。

文章少有新意和个性,质量也不足以吸引读者。这样,《品》报在官方媒体林立的江财失去了自我辨识度。

而与此同时,新媒体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着。新的传播途径带来了大量实时信息,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了解到近期校内外发生的事,相比于此,一月一期的《品》报在时效性上竞争力全无。而随着自媒体蓬勃发展,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平民化、低门槛、互动性强等特点。相比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话语权和言论自由度。

《品》报最初的设想是为喜欢写文章的学生提供一个自娱自乐的平台,但发展到现在,这个平台的便捷度和自由度都无法与新媒体抗衡。网络社交已经深深融入进当代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学生完全可以随性地在自媒体上发表作品,《品》报再坚持最初“自娱自乐”的宗旨,显然已不合时宜。

改变

《品报》停止发行,一品社彻底改革。

当一品社发展到第七届之时,留社人数不足10人,资金链断裂,社团频临解散。

为了避免一品社的“死亡”,深思熟虑之下,第八届社长魏越决心彻底改革一品社。

他关停了发行了7年的品《报》,把重心放在微信公众号、网站和短视频栏目的经营上,“因为当时大家认为,做报纸是没有前途的。”这些栏目的开办顺应着新媒体发展的潮流,“使一品社生产出来的作品也更加丰富”。

在人员方面,一品社开始面向全校(包括蛟桥校区)招新,来自不同专业的社员给社团带来了新的想法与活力,使之成为真正的全校性社团。而一品社也通过设立活动企划部,专门举办各种活动,解决了资金来源的问题。

魏越在改革社团内部结构上的努力收获了成效,社团又充满了生机活力。但是,关于社团精神内核的问题却仍未找到出路。

重启

“一品社是基于报纸发展起来的社团。《品》报是社团的根基,可以带给社团凝聚感和向心力。“

2016年年初,一品社成员张均斌提议恢复品报的发行。这个提议最终被认可。寒假一过,《品》报就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办中,由张均斌担任主编。张均斌对《品》报的进行了大面积的改版,考虑到”采编力量的断层和评论之风的下行“,他决定将《品》报的重心放在深度报道上。在每月的选题会商讨、进度跟进和不断沟通下,这时的《品》报保持着一个月一期的稳定发行,学期末还出版了一本杂志合集。

44期《品》报头版聚焦大学校园内的微商创业,45期《品》报《学员送礼忙:驾校公开的秘密》起底驾校黑幕,《大学生考证:何以得证?》探讨大学生的考证热潮,46期《品》报《好青年,鸡汤还是真人秀?》质疑学校“好青年训练营“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奖助学金——天平在摇晃》探究校内的奖助学金制度该如何进一步完善。——《品》报在一系列关乎多方利益的敏感话题面前保持着理性并且毫不怯懦。这一系列的深度报道也将《品》报与其它宣传意味浓厚的校内官方媒体彻底区分开来,并与新媒体主打的鲜活有趣形成差异化经营。

近期《品》报封面。

时间来到了2017年。杨韫璐些许忐忑地接手了第十年的一品社,今后她打算将目光投向一些远离大众视野趋于边缘化的问题,“做一点不一样、更深刻”、区别于官方说辞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通过《品》报和微信公众号共同呈现出来,“两种(媒体)其实是可以贯通的,并不是说非得割裂开来。”《品》报和公众号《品天下》都是需要重视发展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蛟桥南区0教和麦庐图书馆的白炽灯一月一度在夜中为一品社员亮起,从对选题定位的讨论到日常的谈天侃地,从严肃思考社会问题到无奈感慨失意的人生。在忙碌的课业中,社员们追赶着选题进度,奔波于校园采访当事人和相关方,查阅法律条款为报道作证,承受着来自校方和其它事件相关方的压力。但听见宣传部的老师评价“一品社就是敢做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时,还是又充满了继续挖掘真相的勇气。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