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头条

以“匠心”求“创新”

发布时间:2017-10-27 15:10  来源:湖北高校传媒联盟 作者:王越

“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编制了我国超高压首套管理规范和运行规程,开创了省内50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先河,成功开展了世界首次特高压带电作业,世界首次特高压直升机带电作业等。中山口大跨越舞动治理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

19日至20日,面对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12名大学生记者,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一线的工人师傅们,对自家的技术创新如数家珍。

提高作业效率,便民利民

“以前我们工人上塔作业要背着几十斤中的检修工具,爬上七十多米高的高塔还要拿着工具进行数小时的工作。近几年因为研制了许多新材料工具,减轻了重量和作业压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检修现场,国网湖北省检修公司荆门运维分部党委书记辛向东指着70多米高的铁塔介绍道。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自1982年开创500kv输电线路等电位带电作业的先河以来,便迎来超高压带电作业工具创新发展的一次又一次高峰,先后研制开发出“滚动带电检测仪”、“旋放法”更换直路双联单线夹悬绝缘子串,“反束法”更换直路转交塔整串绝缘子,等等工具工艺新方法,获得多次国家发明专利奖项。

青年检修工人胡洪炜所在的红领创新工作室,目前已获得各级科技成果表彰34项,获得国家专利48项,这些创新发明大都来自一线工人之手。带电作业的研发项目填补了国家多项空白,许多项目在国际领域都处于领先水平。

在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实现以前,每到节假日等用电高峰期或者是极端灾害天气,便需要停电检修,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最需要用电的时候往往无电可用。这项技术的成熟运用解决了这方面的困难,无需停电便可进行检修。

看着眼前一展柜的创新成果的奖牌,工作室负责人汤正汉也惋惜地表示:“十几年前公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很多大家共同辛苦研发的各种工具和作业方法却被发达国家率先注册,流失了许多智力成果。”

近十几年来企业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得技术成果有了井喷式的增长。

完善创新组织体系:“红领”创新工作室

汤正汉介绍,为了加快创新研究,提高创新效率,电力检修公司成立了“红领创新工作室”。按照检修专业化和管理经济化的要求以带电作业为核心内容,以先进党员能手为核心骨干,积极开产技术开发和创新工作,目前工作室发明的绝缘软拉棒等一大批特高压带电作业工器具已经成为国内同行开展带电作业必不可少的高端武器。

工作室总结实践了工作创新五步法,通过立项、调研、开发、试验、运用五步法来开展技术创新工作。通过可行性研究后,项目组成员商讨方案制定研究没目标,现场调查后查找分析问题与难点,再根据研究目标制定方案与措施。

接着通过现场式操作,机械及电气试验,以确保成果能够满足现场的作业需要,最后将各项成果巩固和推广运用到生产一线。

创新“走出去”

特高压输电技术不仅对国计民生有着直接的贡献,近年来还成功走出国门,开拓了海外市场。电力公司与埃塞俄比亚,埃及,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之间都建立了市场,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建造电路,帮助当地人民改善供电环境。

“在日本和美国都没有实现的,在我们国家做成了。”谈及特高压输电技术,红领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汤正汉一脸自豪。

他首先从国家能源分布和能源消耗进行了分析,特高压的输电线路便于沟通南北,进行能源不同季节的互供,从过去运煤到现在运电,减少排放。

其次推动了电工制造业的发展。国家曾经因为电工制造业没有走出国门,而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标准。现在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国际电工组织认可我们标准以推动本国的行业发展。

第三就是要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和周边国家建立能源市场。电力检修公司创新成果走出去,对全国能源安全的保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一切离不开工人和研发人员的刻苦钻研,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带动,才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一次又一次挑战。”

站在红领创新工作室里,望着一线电网人申请的满墙专利,来自武汉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三学生高占新感叹,“一度电的背后凝聚如此多的创新,国家电网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网人背后的匠心传承与不断创新。”

(文字:武汉大学 王越)

来源:湖北高校传媒联盟

【责任编辑:张磊】